湖北理工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3分到478分,录取位次在32542名到718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湖北理工学院天津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天津录取人数。

湖北理工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276名;

2、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664名;

3、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449名;

4、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809名;

5、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542名;

二、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513 32276 4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516 31664 2

2、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505 32449 4
2021 天津 (化) 本科A 508 31809 2

3、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517 32542 2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523 31209 4

4、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53 24429 4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470 7185 4

5、湖北理工学院在天津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天津 理科 本科A 459 24382 4
2018 天津 文科 本科A 478 7551 2
湖北理工学院和山西传媒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理工学院药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东协和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理工学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邯郸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理工学院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金融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理工学院和西安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湖北理工学院介绍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药学”、“土木建筑工程”等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