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83分到197分,录取位次在190444名到4753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青岛黄海学院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江西录取人数。

青岛黄海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2、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5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0635名;

3、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2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名;

4、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8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0444名;

5、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533名;

二、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江西 专科 241 - 6
2020 江西 专科 219 154380 6

2、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江西 专科 259 180635 11
2019 江西 专科 264 127338 9

3、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江西 专科 222 - 12
2018 江西 专科 197 - 8

4、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江西 专科 183 190444 13

5、青岛黄海学院在江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江西 本二 496 47533 7
2021 江西 专科 200 174816 12
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青岛黄海学院和邢台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沧州交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青岛黄海学院和四川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青岛黄海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邯郸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鞍山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青岛黄海学院介绍

青岛黄海学院创建于199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颁发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大数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大学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70余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学校占地面积1720亩,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6亿元。办学2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党建引领 健康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2016年在全省民办高校党建培训班介绍经验;201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山东省首家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民办高校,首批获评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第一家山东省示范思想政治教学部;2019年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获评“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区位优越 特色育人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山海相间,气候宜人,宜学宜居。学校秉承“知行合一”校训,遵循“惟德惟能、止于至善”校风,践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学风,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道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精心打造学生德、能培养的特色平台,依托学校国学院、孔子学堂、雷锋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