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5分到509分,录取位次在29517名到304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浙江农林大学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黑龙江录取人数。

浙江农林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892名;

2、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224名;

3、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698名;

4、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517名;

5、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070名;

二、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黑龙江 本一A 465 25892 16
2022 黑龙江 本一A 511 3044 2

2、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黑龙江 本一A 478 21224 16
2021 黑龙江 本一A 527 3251 2

3、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黑龙江 本一A 525 19698 12
2020 黑龙江 本二A 487 29517 4
2020 黑龙江 本一A 534 3573 2

4、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黑龙江 本一A 531 21070 6
2019 黑龙江 本二A 509 27239 4
2019 黑龙江 本二A 522 5117 5

5、浙江农林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黑龙江 本二A 493 28771 10
2018 黑龙江 本二A 509 5066 5
东莞理工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农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浙江农林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和河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云南民族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工程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浙江农林大学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93亿元。设有20个学院(部),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39个。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89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250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4100人,留学生1300余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11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60余人,高级职称73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 “*”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