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4分到536分,录取位次在205778名到1879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南录取人数。

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4214名;

2、北方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5467名;

3、北方民族大学(较高收费)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3606名;

4、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8531名;

5、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6108名;

二、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本一 525 94214 45
2022 河南 本二 483 165467 29
2022 河南 本二 484 163606 2
2022 河南 本二 498 138531 10
2022 河南 本一 535 18792 12
2022 河南 本二 503 41009 14
2022 河南 本二 508 36969 4

2、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本一 533 96108 47
2021 河南 本二 471 187565 41
2021 河南 本二 502 139904 2
2021 河南 本一 566 18908 9
2021 河南 本二 478 84787 2
2021 河南 本二 521 47608 20

3、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本一 545 109540 25
2020 河南 本二 477 205778 67
2020 河南 本二 520 144698 4
2020 河南 本一 556 22087 8
2020 河南 本二 514 51662 18
2020 河南 本二 550 25620 10

4、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本二 457 171994 45
2019 河南 本二 487 127545 44
2019 河南 本二 501 47369 26
2019 河南 本二 530 25644 7

5、北方民族大学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本二 444 172231 43
2018 河南 本二 476 129399 41
2018 河南 本二 495 52647 20
2018 河南 本二 536 27280 8
牡丹江师范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协和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青岛黄海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汉口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阳光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唐山师范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方民族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经贸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方民族大学介绍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点,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共2.2万余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7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各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者,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捍卫者。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6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数学等3个省级一流学科,生态学等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