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铜陵学院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铜陵学院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99分到434分,录取位次在97176名到6891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铜陵学院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铜陵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铜陵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铜陵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6714名;

2、铜陵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3699名;

3、铜陵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7176名;

4、铜陵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8917名;

5、铜陵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9118名;

二、铜陵学院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铜陵学院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西 本二 414 86714 10

2、铜陵学院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西 本二 419 83699 10

3、铜陵学院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西 本二 399 97176 10

4、铜陵学院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西 本二 444 68917 10

5、铜陵学院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西 本二 434 69118 10
铜陵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金融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审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工业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铜陵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铜陵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铜陵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铜陵学院介绍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9月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5211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60.33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创业学基础),2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0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6人,外聘教师23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337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91人。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