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54分到547分,录取位次在116159名到1571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东录取人数。

云南中医药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638名;

2、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493名;

3、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497名;

4、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039名;

5、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460名;

二、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8 22638 2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40 16493 1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9 85460 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0 83077 1

2、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0 18497 2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53 17039 1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3 89336 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6 73914 1

3、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18 86531 4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46 15710 2

4、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83 89784 4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45 20930 2

5、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东 理科 本科 454 116159 3
2018 广东 文科 本科 547 18649 1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淮南师范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藏民族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榆林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南林业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云南中医药大学陕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许昌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工程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太原工业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云南中医药大学介绍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 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性中医药院校。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2198人,硕士研究生1972人,博士研究生23人,留学生181人。有11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0余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现有纸本藏书110余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校本部有教职工800余人,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产业人才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云岭学者2人、名医专项15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0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