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医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杭州医学院在甘肃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杭州医学院在甘肃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66分到366分,录取位次在96391名到2982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杭州医学院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甘肃录取人数。

杭州医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杭州医学院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299名;

2、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825名;

3、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9956名;

4、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096名;

5、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135名;

二、杭州医学院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甘肃 本二 441 34299 40

2、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甘肃 本二 452 29825 40
2021 甘肃 专科 370 69956 10

3、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甘肃 本二 466 32096 40
2020 甘肃 专科 384 77135 32

4、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甘肃 本二 476 33851 40
2019 甘肃 专科 399 78587 32

5、杭州医学院在甘肃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甘肃 本二 481 34055 40
2018 甘肃 专科 366 96391 32
杭州医学院药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杭州医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杭州医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杭州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杭州医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杭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杭州医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杭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杭州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杭州医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杭州医学院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杭州医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杭州医学院介绍

杭州医学院坐落于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也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唯一一所直属的医学本科高校。历史沿革:杭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产科学校,历经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016年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是省内开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及健康产业相关专业最多的医学院校之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28年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历经浙江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浙江医学研究院等,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是我省规模最大的公益类性医药卫生科研机构。2019年,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原杭州医学院整体合并组建新杭州医学院。办学条件:现有临安、滨江、黄龙三个校区和青山湖科创中心。学校占地754亩,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1亿元,建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全文资源等20余种国内外权威专业数据库;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19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2家。 师资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0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36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等13人,全国、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