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7分到484分,录取位次在59310名到5480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遵义师范学院重庆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重庆录取人数。

遵义师范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历年录取分数线

1、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9310名;

2、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7036名;

3、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804名;

4、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807名;

5、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6495名;

二、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历年录取分数线

1、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67 59310 14

2、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05 57036 13

3、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74 54804 14

4、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494 55807 13

5、遵义师范学院在重庆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重庆 理科 本二 484 56495 13
2024年遵义师范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遵义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遵义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遵义师范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遵义师范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遵义师范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遵义师范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遵义师范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遵义师范学院英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遵义师范学院介绍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正式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获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同年成为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18年成为“全国中华诗教先进单位”,2019年成为贵州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唯一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035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坦桑尼亚等11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159人;有教职工1182人,其中专任教师8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7人,教授144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创新型人才等50余人。学校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研究基。